“修宪”?“严打”?“上山下乡”?

一切都是历史的轮回

最近都在写系列文章,没怎么写时评,因为感觉很多时事都是零碎的,难以构建系统性认识,不过这一次的组合拳出乎岱岱意料,不能不写了。

因为最近这三板斧下来,可以说是重现了江湖经典,看来,肉食者未必就鄙,相反,他们对过去看的很明白,对未来更有系统性的设计。

这是什么组合拳呢?哪三板斧呢?又重现了什么经典?

答曰:“修宪”、“严打”、“上山下乡”。

以下是近期新闻截图。

二中全会,新的开始,中央就宪法修改向国家权力机关提出建议,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这样一来,明年3月的两会,修宪将作为重要议程予以讨论和审议。

IMG_256{width=“6.391666666666667in” height=“1.65in”}

严打,这是今天的热门头条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基本盘稳定后,该动手清理下盘了,最高层发话,全国铺开,重拳出击,这让人很难不联想到83年的严打。

IMG_256{width=“6.03125in” height=“1.53125in”}

“上山下乡”,大家将国务院关于支持鼓励大众回乡创业的政策,比喻为新时代的上山下乡,这个比喻虽很形象,但其实不太准确。

{width=“3.6243055555555554in” height=“3.988888888888889in”}

1月17日,上山下乡,1月19日,修宪,1月24日,严打,每招都有历史渊源,每招是再现经典,至此,中央图穷匕见,用不到半个月时间,重现了当年邓小平的改开"三板斧"。

改开"三板斧"?这是什么招数?

少侠请坐,且听岱岱慢慢道来~~

一、1982年的修宪

韩非子曰:**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老祖宗早就这告诉我们,法律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型而发展转型,不然,法律不仅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还会被高速的社会发展所抛弃。

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根本,当年改开,就是从宪法着手的。

我们中国现行的宪法,就是1982年,改开初期定的型。

IMG_256{width=“6.492361111111111in” height=“1.29375in”}

那么1982年的修宪,到底修改了什么呢?

IMG_256{width=“4.4375in” height=“2.9479166666666665in”}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现行宪法),该宪法中,旗帜鲜明地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并且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

IMG_256{width=“2.6041666666666665in” height=“1.9479166666666667in”}

中国之后的四次改宪,都是在82年宪法的基础上添加的,而后人对82宪法的评价,有三点:

1、它在法律上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它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3、它在中国法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斗转星移,36年过去了,来了一个轮回。

IMG_256{width=“6.378472222222222in” height=“1.6465277777777778in”}

IMG_256{width=“6.521527777777778in” height=“1.4625in”}

18年的两会,要审议通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入宪,我们能否见证我们时代的里程碑呢?

拭目以待。

二、83年严打

如果说82年修宪,历史评价很正面,那么83年的严打,就是一个有功有过的历史事件了。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十年动乱刚结束,知青返城,社会闲散人员过多而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又十分低下,各种恶性治安案件层出不穷。

而且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分人已先富了起来,贫富差距拉大后,全国各地打砸抢烧事件屡有发生,好多港澳台外商不敢投资纷纷撤离。

加上当时西风渐进打开国门,妓女毒品赌博等死灰复燃,受香港电影影响,耍流氓在青少年中大为流行。

更何况中国又和越南在老山轮战,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国内不能乱,如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时候,就大力镇压国内反革命。

当时的中国有多乱,这些细节大家可以想一想。

某将军的女儿在河南被流氓调戏侵犯,女婿出手保护后被流氓打死,当时将军痛不欲生,几欲炮轰南阳,后被邓小平拦下——将军的女儿都逃不过混混的侮辱,那老百姓的女儿平时的遭遇岂不是更令人愤慨?

当时重庆还没脱离四川直辖,四川省书记的女儿,在重庆被六个流氓轮奸,该书记一怒之下,在重庆大抓流氓,枪毙100多个,这受到了邓小平的批评,说杀人太多——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一次打黑,比后来的薄王早多了。

大名鼎鼎的东北二王,就更不用说了,两兄弟王宗方、王宗伟,从东北窜逃到江西,公安、武警、军队、民兵组成了近三万人的围剿队伍(包括武汉空军部队的一架直升机),形成了四个包围圈,这才将二王击毙。

呼伦贝尔盟牙克石的616特大杀人案件,更是丧心病狂,五六个平均年龄只有十七八岁的小流氓,一共杀死了27人,其中包括两岁的孩子和78岁的老人,强奸轮奸多位女知青,最后他们还放火引爆炸药毁掉了农场。——616特大杀人案件一个月后,83严打的疾风暴雨洒遍中国大地。

看完这几个细节,我们问自己——该不该严打??

答案不言而喻。

犹记得中共"十大"后不久,毛泽东问邓小平,自己死后会发生什么情况,邓的回答是:“天下大乱。”

果然,天下大乱。

所以,出于给改革开放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出于对外战争需要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更出于人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83年,开始了严打。

当然,严打是有必要的,很有必要,更当然的是,严打过程中的冤假错案和量刑过高的问题,也是必须要正视的,这方面的资料就不放上来了,触目惊心。放上来,就被封了。

毛泽东说过这么一句话:“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邓小平的确是发扬了这一讲话精神啊。

只能说,我们既要肯定83严打的必要性和功绩性,也要吸取其经验教训,辩证地看待83严打。

如今又是斗转星移,35年过去了,中国又一次从国家层面开始了严打,仿佛又一个轮回。

IMG_256{width=“6.03125in” height=“1.53125in”}

当然,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上一次的严打主要针对流氓罪,这一次主要针对村霸,上一次是全国都抓,保障改开的社会治安条件,这一次重点放在基层,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是反腐的延续。

早就有人说过了,前五年重点顶层反腐,后五年重点基层反腐,打完老虎拍苍蝇。

83年严打,必须严打,但是有些矫枉过正,希望这一次配合基层反腐的打黑,能把尺度掌握好,重演当年的严打辉煌,不重演当年的悲惨教训,这才是人民之幸,中国之幸。

三、1984年城市化改革

82年的修宪为改开提供法律保障,83年的严打为改开保驾护航,时间到了84年,邓小平改开"三板斧"的最后一招——“城市化改革”,亮相了。

众所周知,我们改开事业的起点是在农村,是安徽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开了中国改革的僵局,从1978到1984年,不管是联产责任制还是扶持乡镇企业,可以说,中国的经济体制的改革重心,都是放在农村的。

农村经济经过过这六年的恢复发展,已经有一定基础了,国家有了基本保障,于是在修宪和严打完毕后的1984年,中国开始把经济体制的改革重心,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改革开放翻开了第二卷。

IMG_256{width=“6.229166666666667in” height=“1.5729166666666667in”}

IMG_256{width=“6.868055555555555in” height=“0.8104166666666667in”}

  • 从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实际举措看,将改革的主要领域从农村转向城市成了必然选项,特别是围绕着搞活企业和发展中心城市来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 农村体制改革对城市化发展所释放的动力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逐渐减弱,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 1985年是十二届三中全会后贯彻实施《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第一年,中央政府推动的城市体制改革,胜利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慎重初战,务求必胜’的目标”。

中国最早的民工潮以及最早一代的农民工群体,就是在1984年后开始形成的。

当年的改革开放,在做好修宪和严打的准备工作后,邓小平将改革重心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开启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历史,如今,34年过去了,新时代下,中国将改革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这,仿佛又是一个轮回。

IMG_256{width=“3.71875in” height=“4.6875in”}

看看国家为振兴农村做的准备吧。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十九大报告》

IMG_256{width=“5.433333333333334in” height=“1.1402777777777777in”}

IMG_256{width=“6.313194444444444in” height=“2.6666666666666665in”}

而且,中国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全面实现小康是头一个。

IMG_256{width=“6.395833333333333in” height=“1.8229166666666667in”}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在"四个全面"中发挥着总揽全局的关键作用。

如温铁军先生所言: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过去三十年农民为中国牺牲奉献这么多,国家是时候反哺农村了。

这是国家让广大农民享受发展红利,是党实现对广大农民的政治承诺。

当然,这里声明一下,岱岱不赞成将这轮国家对农村的振兴行动,视为新时代的"上山下乡”。

因为当年的"上山下乡"是国家动乱时期无力保障这么多城市青年的生活工作,所以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而将这帮热血激情的青年发去农村,**可以说,当年的上山下乡是农村帮助城市,而这一轮的工作重点是城市帮助农村,**两者的根本性质就不一样。

所以,我们能知道国家为什么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的原因了

因此,与其将上山下乡与之类比,不如将1984年的城市体制改革与之比较。

1984年,我们将改革的重心从农村逐步转移到城市,34年后的2018年,我们将改革的重心从城市逐步转移到农村——如同一个轮回。

IMG_256{width=“5.729166666666667in” height=“4.302083333333333in”}

四、小结

好的,邓小平当年的改开"三板斧",修宪、严打、城市化改革,已经介绍完毕,国家步步为营,在有了法律保障和社会治安基础后,国家将改革重心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开启了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歌猛进。

如今,斗转星移,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一次重现了修宪严打和工作重心的经典套路,而且是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就把邓用了三年时间的准备工作给全面展开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某人的政治掌控力,已经超越了前人。]{.underline}

咳咳,某人真的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

一切,都是历史的轮回,这一次,换成我们这代人,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回首往事,金戈铁马,展望前路,风起云涌。

未来,已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就在我们的手上!!

IMG_256{width=“5.763194444444444in” height=“3.4277777777777776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