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开学季_聊聊名校的那些圈子__
文章目录
又到一年开学季,聊聊名校的那些圈子……
今天已经是八月的尾巴,全国各地的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朋友圈里晒孩子军训照片的,也来越来越多了。
很多孩子的父母都为孩子的学校的选择而纠结,特别是大学的选择,尤为重要。其实,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考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的时代了,毕竟,大学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岱岱大学都经常挂科呢。
被大学上了……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子,现在的孩子上一所名校,对人生发展最大的益处,估计就是所谓的校友资源了。
在各个经济领域,一方水土、一个省市、一所大学可能在某个细分行业打造出相应的影响力群体。这样的群体,往往在政、企、研等身居高位,具有相当的决策权、话语权、影响力,而且这钟影响力还会一直传承下去,
如岱岱在旧文《在政界的山东人》中所言:
太祖曰: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诚如斯言,特别是改开三十年后,各个围绕着利益链条的圈子逐渐发芽成长。
比如从校友圈子看,有所谓的清华有环保,北大搞教育,复旦玩新闻,西南出政法。后面有时间岱岱会扒下。
挖坑大半年,这篇文章,就是岱岱来填坑的。
一、清华北大
清华北大是中国排名最前的两座大学,风云人物辈出,校友在各个领域都成就了不凡的成绩,要论清华北大的校友圈,最集中的肯定是政界与金融界。
政界方面清华稍强于北大,毕竟连续两任最高领导都出自清华,金融界也是清华经管院比北大光华稍靠前写,毕竟朱镕基和钱颖一拉来了全球最豪华的学院顾问委员会。北大学子相比清华学子更突出的,就是更有人文情怀。
清华北大在政经界方面是固有势力,怕敏感就不说,最近几年异军突进的是环保行业和教育行业,所以有些引人注目。
先说”北大搞教育”
教育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一个兼具市场属性与公益属性的行业,所以做教育的往往需要带有些理想主义的情怀,简单的说,功利心太强做不好教育,而北大的人文气息倒也与之相得益彰。
用北大人自己的话说,就是:
“北大人很有教育情怀,也很有教育理想,再加上新东方好未来两大教育巨头企业创始人的指引,所以很多北大校友会选择教育创业。”
是的,第一个在教育行业搞出名堂是新东方的俞敏洪,俞敏洪之后,叠加市场红利和政策支持,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开始投入了教育创业的大潮,到如今整个中国的教育行业,已经是北大校友的半壁江山了。
在教育辅导行业 top10 中,新东方俞敏洪、好未来张邦鑫和白云峰、中公教育创始人李永新、朴新教育创始人张洪伟均毕业于北京大学。
据决胜网统计,在教育行业里的顶级公司的前 100 名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来自北大。
教育行业还是比较属于市场导向行业,而环保行业则属于政策导向的行业,没有政策支持与扶持发展会很慢
所以,相比北大的教育行业需要“人文主义情怀”,情华的环保行业需要的则是政策支持了。
嗯,这是当年环保部部长履新后,清华人在环保行业的成绩:
有媒体统计了 65 家有清华校友任核心工作岗位的环保企业,其中有 23 家企业清华校友担任总裁、总经理、CEO 以上高管,毕业于环境工程的最多。
连清华人自己都承认“环保清华系”的存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校友工作的刘建国教授,几年前曾做过初步统计,水务行业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公司里,六成的公司都有清华校友担任公司董事长、总裁或是总经理等高管职位,
刘建国说:“规模大到能称为清华系。”
一个环保行业,一个创投圈,清华都占了半壁江山。
家长们总说,“不要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点上”,的确,进了清华北大的学子们,“不会输在事业的起点上”。
二、谁是天下第一系?
复旦大学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自由而无用”,形容复旦人追求自由、不刻意追求有用的灵魂。
在中国新闻界也有一段流传甚广的话:“南复旦,北人大”,可以说,中国新闻界,人大和复旦双峰傲立,其中,在南方地区的媒体行业中,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影响力位列第一,牛逼校友屡见不鲜。当时的复旦新闻系是全国文科院系中最难考的,班上甚至有好几个省的状元。曹国伟笑称,他不是班上最有名的学生,因为同学都太优秀了。
这是复旦新闻系校友势力的冰山一角:
张力奋 | 8413班辅导员、FT中文网创办人 |
曹国伟 | 8413班班长、新浪董事长兼CEO |
王长田 | 光线传媒董事长、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
裘新 |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
常勃 | 中宣部办公厅主任 |
陈颂清 | 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
曹柯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报系总裁 |
高文伟 | 上海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
李光斗 |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品牌战略专家、中国品牌策划第一人 |
唐卫彬 | 新华社湖北分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
周志伟 | 广州日报报业经营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总经理 |
庞承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院院长 |
李建国 | 江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江西卫视频道总监,第十二届韬奋奖得主 |
徐之浩 | 东方卫视副总监 |
孙剑忠 | 浙江经视副总监 |
徐蓓蓓 | 解放日报副总编辑 |
范嘉春 | 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主任助理兼总编室主任、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得主 |
复旦新闻系牛逼不是没有原因的,当年复旦的新闻系是全国第一家,是全国文科院系中最难考的,新浪 ceo 曹国伟就是出身复旦新闻系,他曾自嘲道:
我不是班上最有名的学生,因为同学都太优秀了,班上甚至有好几个省的状元。
然而,“天下第一系”的名头,不是那么好拿的。
让我们看看通信领域的黄埔军校,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号称“信息黄埔,通信摇篮”,这句极富“信息量”的话就已经点明了北邮最“彪悍”的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这个专业有多牛逼?
数据告诉你: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每年招收的新人几乎有 50%来自北邮,它们的领导层则有 75%以上来自北邮。
在 2012 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中,该专业在全国 74 所参评高校中名列第一。
你觉得,北京邮电大学的这一专业,可与复旦新闻系竞争天下第一系的名头吗?
看完复旦与北邮的较量,我们再来看看西南政法和山东大学。
这是山东人在电力系统的势力:
从地域来看,可以添上电力山东帮和石油福建帮,其中山东人在电力系统的势力,也是闻名久矣,山东在中国电力领域,堪称传奇。
山东人曹培玺、陈进行、李庆奎、王琳、马宗林等人高居副部级,分别出任国家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国电集团、三峡集团、中电建的主要领导。
而进入中国主要电力企业领导班子者则多达 20 人,司局级中层干部上百人,县处级无数,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大型电力企业,从电网到电建、从发电甚至到核电。
旧文《在政坛的山东人》这是山东大学电气学院在电力系统的恐怖实力:
山东大学:都是俺的
而山东的山东大学电气学院(前身山东工学院),在上述将近百名司局级以上干部中,贡献了 2/3 左右的人才,堪称中国电力“山东帮”的黄埔军校。
特别是恢复高考后的山东工学院 78 级,共涌现出 20 名司局级以上干部。
正是这样的压倒性的优势,“上过山工大”成了电力行业干部们私下流传的升官经。
嗯,电力系统升官三字诀:“山过山工大、认识刘 zhen 亚、会说临沂话”
对于复旦北邮山工大的三雄争霸,西南政法也坐不住了,开始亮剑:
西南政法大学78级 一中国法学教育难以复制的神话
法律读品<更多内容
2017-07-2820:18:04
偏居西南一隅的西南政法大学,曾被称作中国法学的“黄埔军校”。
1978 年 2 月 18 日,国务院高教部决定将西政列入全国首批重点院校,而且是司法部所属全国 5 所政法院校中惟一一所重点大学,并被批准提前于其他政法院校一年恢复招生。
1978 年,西南政法大学恢复招生,共招生 400 名,其中法律系
364 人。
1978 年的这一届人,后来成为西南政法大学引以为豪的骄傲,他们当中诞生了后来在中国政界、法学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周强、贺卫方、梁治平……
在 1978 级校友入校 30 周年纪念时,统计表明,这届学生中省部级领导职务的有 14 人、厅局级领导约 100 人,知名的法学学者近 100 人,甚至有人将“西南精神”称为“78 级精神”。
而国内法学学者“大名单”更是近乎一半出身西政。
这就是后来屡被传颂的西政 78 级神话。
西政系“掌管最高法五大巡回法庭,西南政法78级:难以复制的神话
法律内参百家号 17-01-0401:31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夏勇、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胡泽君以及原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张穹、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均系该校 1978 级毕业生。
校友网数据显示,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中,晋升省部级高官者超出 40 多位。
西政系……
对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的辉煌成就,业界点评到:
“78 级读大学时,正处于国家的转折时期,社会需要大量法律人才,他们生逢其时,无比幸运。”
正如清华大学教授、西南政法学院 78 级的于安所说:
“78 级读大学时,正处于国家的转折时期,社会需要大量法律人才,他们生逢其时,无比幸运。”
然而可惜的是,西政 78 级的辉煌是历史的际遇,可一而不可再,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更像一个落魄的贵族。
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系”,岱岱不敢妄下评断,这里,给出你心目中的选择:
三、人大中财五道口
聊完“清华环保、北大教育”,也聊完“复旦新闻、西南政法”,填完了岱岱当年挖下的坑,我们下面来聊下人大中财五道口的那些圈子。
人大当年可是号称“第二党校”,根正且苗红,校友群在政界十分给力,可惜“1989 年春夏之交的风波”后,涉及过深的人大就开始下坠趋势,如今政界方面已不复当年之勇,只好去搞经济了。
人大主要是两个圈子发力,一个金融圈,一个金融政府部门。
这是人大校友在私募圈的实力:
管理规模 | 私募公司 | 核心人员 |
50亿以上 | 高领资本 | |
上海耀之 | 王小坚 | |
乐瑞资产 | 唐毅亭 | |
昆仑鼎信 | 杨兴风 | |
远策投资 | 王菌珏 | |
千为投资 | 王林 | |
呈瑞投资 | 陈杰 | |
暖流资产 | 黄柏乔 | |
大岩资本 | 蒋志平 | |
20-50亿 | 巨杉资产 | 黄金香 |
重阳投资 | 裘国根 | |
汇势通投资 | 谢华鹏 | |
中证金葵花 | ||
格上理财 | 赵力华 | |
10-20亿 | 蒋勇 | |
清和泉资本 | 刘青山 | |
华溢之星资产 | 邵冠群 |
”金融圈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北上广等金融重镇的私募机构中都能寻觅到人大学子的身影。
还有金融政府部门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一位老师说,尤其是 85-88 级毕业的校友是主力:
“在金融监管部门,人大的局级以上干部目前就有 58 个,尤其是 85-88 级毕业的校友是主力。”
很有意思的画面,市场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是校友……中央财经大学的主要发力点,在银行。
毕竟,中财是国家成立的第一所财经类院校,历史上长期直属于财政部,而不是教育部,一直为国家培养财税高级人才,
数据统计,中财培养了超过 5 位正部级校友,人民银行总行有3 位行长或党委书记和 4 位副行长(或同级别),4 位全国性商业银总行行长,将近 20 位的商业和政策性银行总行副行长,30 位以上省级分行行长、副行长。
怪不得中财被誉为“中国银行行长的摇篮”
哦,对了,当年叱咤风云的涌金系老板魏东,老爸就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在中财教了几十年书,门生遍布财经金融界,对儿子的事业助力甚大,江湖甚至有传言说,魏东的父亲当年从财政部得知“保值贴补率”将提高到12.98%,所以魏东才能在后来 327 事件中盈利超过 2 亿元。
还有宇宙中心五道口金融学院。
本来一开始,五道口和中财差不多,都是专注于银行系统,如今的一行三会的重要部门和高层,还一直有不少的五道口人,但五道口和西南政法 78级一样,抓住了历史机遇,开辟了另一辉煌战场。
1998 年,中国诞生第一家公募基金,南方基金,随后迎来了中国基金业最蓬勃的时期,而那段时间大部分国人还后知后觉,而大部分 95、96 级的五道口学子抓住了机会,踩在了时间点上集中投身这一朝阳行业,成长为当下基金业的重镇。
投资行业的人曾笑称:“五道口人最牛逼的时候,管理着中国一半的基金资产。”
正是因为前辈学长的如此给力,最近三年的 196 名五道口毕业生,已有有80 人,近一半毕业生选择为证券、基金公司工作,而不是政府银行系统。
人大中财五道口,都是跟钱打交道。
四、散笔乱弹数风流
聊完这些清华北大五道口的名校在各自行业的势力发展,也许大家更能体会到名校的价值了。
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纸牌屋》弗兰克说的:
权力就像房地产,位置是所有的一切,你离中心越近,你的财产就越值钱。
你进了清华北大,你就离权力中心和财富中心越来越近。
当然,不是一定要名校生才能有所作为,那些看起来一般的学校的校友,一样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比如西南财经大学和江西财大。
西南财经大学也是中国四大财经之一,但远不如上海财经和中央财经有实力,且西南财政偏处西南一隅闭的成都,地理位置劣势。
而且成都生活安逸,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西南财经的大学毕业生都是留在成都工作,很少远赴北上广。
后来的 90 年代,西南财政的校领导从长远着想,决定将以后的优秀学生,一律硬性分配去北京。
是的,“一律”、“硬性”,本来一生都在成都混吃等死的西南财政学子们,就这样被赶鸭子上架般的去了权力中心的帝都北京。
这一决定十分高明,最早的几批西南财学子,被校方“寄予厚望”地进入了重要的国家机关和金融机构,取得了或高或低的成绩。
因为西南财经地处偏僻,在北京是客场作战,学校名声也不如清华北大,个人的自发性竞争中,西财学子肯定是落后的。
而弱势者,往往比强者更需要,也更懂得抱团。
所以,相比清华北大校友们比较松散的校友圈子组织,西财在北京的校友圈子组织则十分团结抱团,西财的学长们十分舔犊情深,聚拢校友。
所以,后来毕业于西财的校友们再去北京的时候,就很少会尝到“北漂”的那种艰难,因为很多西财学子还没研究生毕业,就有老一辈校友协助安排好在国家重要金融机构的实习机会,并且不少被留用,由此一人帮一人,一代拉一代地壮大了北京金融行业里的西财圈。
和西财类似模式的,还有江西财经大学,不过西财的重点发展地方是北京,而江财的重点发展地方是深圳。
正是基于几个江财学长在深圳银行系统的飞黄腾达, 才有了后来江财学子源源不断的远赴深圳。
一样的弱势抱团,一样的校友扶持,一样的圈子文化。
文章小结
最后的总结,其实,还是那句:
让岱岱纠结的是,这样的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对身处圈中的个人,当然是有利的,但对行业和国家呢?
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文章作者 岱岱
上次更新 2018-09-22